一、尘封档案里的棒球起源
在1905年上海虹口公园的旧照片中,一群身着西式校服的青年手持木质球棒的身影格外醒目。据《申报》当年6月的报道,这是有明确记载的我国最早的棒球比赛——圣约翰大学与南洋公学(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)的校际对抗赛。比赛用球是从美国进口的硬式棒球,裁判手册甚至还是手写英文版本。
二、教会学校的"绅士运动"
当时担任圣约翰大学体育部主任的美国人埃德温·马修斯在日记中写道:"中国学生用三个月就掌握了滑垒技巧,这比波士顿的孩子们学得快得多。"这项运动最初通过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传入,比赛规则被翻译成文言文版本,本垒板被称为"归元垒",全垒打则叫作"满贯球"。
"球员需戴西式草帽参赛,击球时须用英文喊'stroke'(击打)"——1907年《沪上体育纪略》
三、跨越百年的棒球基因
现存于上海市档案馆的比赛中记录显示,当年南洋公学以12:11险胜,其中名叫钟启明的学生打出三支二垒安打。有趣的是,当时观众席还设有茶座,裁判鸣哨用的竟是英国海军哨。这场赛事比公认的"中国棒球元年"1914年早了近十年,证明这项运动在我国的扎根远比想象中更早。
- 1908年:广州岭南书院建立首支女子棒球队
- 1912年:清华大学建成专用棒球场
- 1925年:天津南开学校发明"跑垒歌"助威方式
如今虹口足球场3号门附近,仍保留着当年比赛场地的界石。这些斑驳的石头,见证了中国现代体育史上这个鲜为人知却意义深远的开端。